在市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刘 诚
(2014年6月)
同志们:
这次市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当前汛期和高温季节安全防范措施,并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刚才,揭润年同志通报了1-5月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高新区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下面,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强化红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从前五个月的统计数字看,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增加。发生事故10起,死亡6人,同比上升20%,主要是道路交通领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人,同比上升了25%。二是较大事故未得到有效遏制。今年2月7日,贵溪市文坊镇发生客车侧翻落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22人受伤。各地、各部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我市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开始出现松懈麻痹思想和厌烦情绪,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不够深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全面、不细致;一些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心存侥幸,企业管理混乱,不严格遵规守纪,存在一些违规操作、冒险作业现象。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对此不能有任何含糊。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戒惧之心,坚持命字在心、严字当头,敢抓敢管、勇于负责、毫不懈怠,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抓好安全检查、隐患整治和事故防控,尽一切努力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圆满实现。
二、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今年5月19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6月20日,省安委会专门组织宣贯组来我市进行宣讲。全市上下也要认真组织好本辖区、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
一要认真学习,做到知责明责。各地、各部门要把《暂行规定》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集中学习,准确把握党委及其班子成员、政府及其班子成员、党委部门、政府部门及其班子成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真正让《暂行规定》的基本精神为各级领导干部所了解、所掌握。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带头落实,对本单位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作出规定,对履行职责提出要求。
二要勇于担当,着力履职尽责。6月6日,市政府第四十七次常务会研究通过了《鹰潭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并将呈报市委常委会审议。各地要认真对照“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政府要抓,党委也要抓”的要求,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切实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要依法依规,推动责任落实。各级安委会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监督、查办”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暂行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学习贯彻《暂行规定》情况,作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推动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同纪检(监察)、组织、综治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安全生产目标考核、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年度述职、情况通报、工作约谈、安全问责、“一票否决”等制度执行到位;要强化事前问责和事后追责,严厉查处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增强制度执行力,切实做到有责必究、有过必罚。要通过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
三、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教育培训是增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有力途径, 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安全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差,安全技能低造成的。因此,各地、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将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来抓,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使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安全技能更加深入人心,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智力支持。
一要落实培训责任。要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全面落实企业的教育培训主体责任,落实主管部门的监管监察责任,落实安全培训机构的业务培训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增加培训投入。各级政府要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安排安全培训专项经费,逐步建立起多渠道、多元化安全培训投入机制。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在职工培训经费和安全费用中足额列支安全培训经费,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时要专门安排安全培训资金。
三要突出重点人员。各级职能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以“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坚持业务培训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做到岗前培训要到位、日常教育要到位、上岗提醒要到位。特别是要针对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多采取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的教育培训方式,促使他们尽快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防护技能。
四要加大执法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安全培训纳入年度执法计划,作为日常执法的必查内容,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执法。要规范安全培训执法程序和方法,将抽查持证情况、抽考职工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作为日常执法的重要方式,促进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先培训后上岗、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准入等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强化事故防范,切实做好汛期和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工作
6月以来,市安委会组织五个督查组对各地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综合督查,有的组的督查情况还在整理中,各地、各部门也针对汛期和即将到来的高温季节开展了各类专项检查。从目前检查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应急预案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过硬措施切实加以整改,确保安全。
一要进一步加强事前预防。要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好汛期和高温季节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加强监管。要深入开展企业自查自改、部门专项执法等排查治理活动,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设施,组织专家深入现场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做到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预案“五落实”;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一盯到底。
二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油气输送管线、建筑施工和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强化源头治理,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在非煤矿山领域,要深入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督促企业对冒顶片帮、提升运输、高处坠落、爆破和机械伤害等常见的事故类型进行重点部位的检查,对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在危险化学品和民爆物品领域,要依法取缔各类非法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销售网点,坚决打击取缔非法销售、运输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行为,严防危险化学品泄漏和各类爆炸事故的发生;在道路交通领域,要切实抓好交通运输工具、道路状况及相关安全设施的检查,加大道路交通违章查纠力度;在建筑施工领域,要针对汛期灾害天气多发的特点,强化露天施工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垮塌、坠落和滑坡等事故;在消防领域,要针对夏季高温的特点,切实加强商场、宾馆、文化娱乐等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防范,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三要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气象、水文、安监、国土等部门要加强联系沟通,对可能出现的雷电、大风、突发性暴雨等自然灾害及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及早预报、提前预警。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完善汛期和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救援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防火、防汛、防事故安全宣传教育,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要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值班带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要果断采取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强化依法治理,扎实开展“打非治违”百日专项行动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的统一部署,今年6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打非治违”百日专项行动。我们要按照要求,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巩固和深化“打非治违”成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要抓住重点,增强行动实效。要把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作为打击的重点领域,把事故多发、非法违法问题突出的区域作为打击的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非煤矿山假借技改整合进行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危化品企业擅自进行非法违法生产、道路交通“三超一疲劳”、建设施工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
二要严厉执法,发挥震慑作用。要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从重处罚和厉行问责“四个一律”措施,曝光一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典型案例,查处一批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
三要形成合力,提升执法效能。要加强联合执法,强化协调配合和动态监控,查清、斩断非法生产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经济链条,不让非法违法行为有滋长的土壤和空间。市安委办要充分发挥“打非治违”联动机制的作用,联防联查,联治联通,坚决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努力从源头上遏制非法违法现象反弹蔓延。
同志们,做好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克服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进一步认清形势,忠于职守,扎实工作,精心安排部署,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